您当前位置:中国品牌榜 >> 碳纤维 >> 碳纤维资讯 >> 浏览文章

分析:我国碳纤维产业链有待加快完善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8日 来源:互联网 【字体: 】 浏览次数:

碳纤维由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和导热等性能,因而使其成为一种兼具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两大特征的化工新材料,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而且碳纤维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可谓是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然而国内专业的碳纤维品牌商却为数不多,产业链尚未完善,产量低下。

据了解,国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对碳纤维市场的开发力度等措施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他们不仅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碳纤维应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而且通过与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领域专家的紧密协作实现碳纤维材料的应用。

其中,日本东丽和美国赫氏都有预浸料、织物、短纤、夹层材料等中间成型物,直接为客户提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方便了客户的使用,同时也解决了纤维产品与客户树脂不匹配的问题。SGL和宝马公司合作开发汽车用碳纤维,并继续增加产能,开发低成本汽车用碳纤维。目前,国外已经形成设计、制造、分析及验证立体化系统的复合材料结构技术体系。

我国在碳纤维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T300级碳纤维已实现千吨级产业化,产品成功应用于航空等领域;T700级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已建成,产品进入应用考核阶段;T800级碳纤维百吨级线建成并已批量生产。

但是,我国碳纤维的实际产量仍然很低。2007年~2014年,碳纤维累计产量为12300吨,其中,2007年,我国碳纤维产量为200吨,2014年,只增长至3200吨。

我国碳纤维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当前,我国没有完整产业链的碳纤维企业,纤维、树脂、预浸料的开发、生产长期以来脱节,缺乏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上游碳纤维产能分散、生产线规模小、开车率低、品种单一,生产成本高;中游复合材料产业薄弱,先进的设备和高端碳纤维预浸料主要靠进口;下游市场需求疲软。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点努力:首先,碳纤维产业链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应用市场;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军民融合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高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的水平等。

其次,要解决技术与应用瓶颈问题,研发高性能纤维制备、低成本自动化制造工艺。

最后,从国家层面支持和推动碳纤维产业链的建设,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 END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