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品牌榜 >> 陶瓷 >> 陶瓷资讯 >> 浏览文章

年轻化营销策略:陶瓷品牌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5日 来源:本站作者 【字体: 】 浏览次数:

在消费代际更迭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陶瓷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工程渠道向零售场景、从功能需求向情感共鸣的深刻转型。新生代消费者(Z世代与千禧一代)以独特的消费逻辑重构市场规则——他们追求个性化表达、重视社交货币属性、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叙事,这迫使陶瓷品牌必须跳出"产品思维",转向"用户价值创造"的年轻化营销范式。

一、产品创新:从功能载体到美学符号的跃迁

新生代消费者对瓷砖的需求已超越基础功能,转向空间美学的整体表达。路易摩登瓷砖通过"微纹系列"的研发,精准捕捉到年轻人对"奶油风""极简风"的偏好,以低饱和度素色与轻纹融合设计,配合10度柔光护眼技术,将瓷砖转化为空间情绪的调节器。这种产品创新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通过"亲肤肌理"等触觉体验,构建起产品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威尔斯陶瓷的"龙晶石"系列则通过数字化釉料技术,在瓷砖表面复刻天然石材的随机纹理,打破传统瓷砖的机械感。其推出的"缎光系列"更将中国非遗锦素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使每片瓷砖成为可触摸的文化载体。这种"在地化深耕,国际化表达"的策略,让传统陶瓷焕发年轻活力。

二、场景重构:从销售空间到生活方式的提案

QD瓷砖通过"Q粉节"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将品牌日升级为生活方式嘉年华。活动现场设置"瓷砖DIY工坊",让消费者用边角料创作装饰画;通过VR技术模拟不同瓷砖搭配效果,降低决策成本。这种"产品+服务+体验"的整合模式,使品牌从材料供应商转变为空间美学顾问。

欧文莱瓷砖的"摸摸节"则将触感维度转化为营销IP。通过设置"盲摸挑战赛""纹理故事墙"等互动装置,将瓷砖的物理属性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价值。数据显示,该活动使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提升47%,带动高端产品线销量增长63%。

三、传播破圈: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共创的进化

在社交媒体时代,陶瓷品牌正构建"KOL+UGC+场景化内容"的传播矩阵。萨米特瓷砖与哆啦A梦的IP联名,通过动漫IP的年轻化符号,成功打入二次元圈层。其发起的#瓷砖上的童年记忆#话题挑战,吸引2.3万名用户分享家装故事,生成UGC内容超5万条,形成自发传播的裂变效应。

东鹏瓷砖则通过综艺植入实现品牌年轻化突围。在《五十公里桃花坞》中,设计师用东鹏岩板搭建的"星空屋"成为节目标志性场景,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2亿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场景化营销,使品牌自然融入年轻人的文化语境。

四、渠道革新:从线下门店到全域流量的融合

面对新生代消费者的"线上决策、线下体验"消费路径,陶瓷品牌正构建OMO(线上融合线下)新零售体系。路易摩登瓷砖通过"抖音探店+直播带货"模式,在2023年国庆促销中实现线上引流超800万人次,带动全国门店客流量增长3倍。其开发的"快绘设计软件"可实时渲染装修效果,使消费者在10分钟内获得个性化设计方案,将线上流量高效转化为线下订单。

威尔斯陶瓷的"数字家展厅"则通过AI技术实现空间定制。用户上传户型图后,系统可自动生成多种瓷砖搭配方案,并支持一键购买。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使年轻消费者的决策周期缩短60%。

五、价值共鸣:从产品功能到精神认同的升华

新生代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价值观买单,这促使陶瓷品牌将社会责任融入营销战略。马可波罗控股发起的"传匠心·铸国魂"公益行动,通过修复古建地标传递文化自信,相关纪录片在B站获得9.8分高分,吸引大量年轻"国潮爱好者"。其推出的"御品金砖"系列,将传统金砖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每售出1平方米即捐赠10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结语:年轻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在行业产能过剩与消费代际更迭的双重压力下,年轻化营销已从品牌加分项变为生存必选项。那些成功转型的品牌,无不将年轻化视为系统工程——从产品研发阶段的用户共创,到传播环节的圈层渗透,再到服务体系的数字化重构。当陶瓷品牌不再满足于做空间的装饰者,而是成为生活方式的提案者、文化价值的传播者时,才能真正赢得新生代消费者的心智认同。这场营销革命的本质,是传统制造业向"用户企业"的范式转型,而年轻化,正是这场转型的通行证。


- END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