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家居浪潮与品质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智能厨卫行业正经历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级”的深刻变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厨卫产品的功能边界,更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加速演进。2025年,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形成合力,为智能厨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革新:从单机智能到全屋互联
厨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方太集团推出的AI健康烹饪系统Healthy CookingGPT,通过深度算法与知识库结合,实现“健康、美味、好做”的烹饪体验。该系统配备智动烹饪系统与AI智慧眼,可自动称重食材、识别烹饪状态并调节火候,甚至支持一键生成烹饪视频。美的集团则构建了覆盖烹饪全链路的智能生态体系,其微蒸烤一体机搭载PlasMA+等离子体超净科技,实现99.99%的细菌灭活,而集成灶系列通过MAX可换向直排风道与变频强压系统,将PM2.5浓度降至50μg/m³,获行业首张《一级静音》认证。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更推动厨卫设备从“单机智能”迈向“全屋互联”。美的“美居”平台已接入超1.2亿台设备,实现烟灶联动、水温预设等场景化功能,用户粘性提升40%;华帝股份干态洗碗机搭载科大讯飞语音模块,使老人操作成功率从65%提升至92%。炬森精密推出的AI智慧厨房空间,通过模块化设计与电动化组件,实现吊柜、地柜的全电动化控制,用户可通过语音或触碰开启对应柜门,打造“目之所至,触手可及”的智能收纳体验。
政策驱动:绿色智能成为核心主线
2025年,国家围绕“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主线密集出台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导向。《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培育绿色健康家居消费新增长点,而家装厨卫“焕新”政策对环保建材提供最高30%的消费补贴,直接拉动农村市场年增20%。在标准升级方面,我国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已达全球最严苛的ENF级(≤0.025mg/m³),团体标准更将无醛人造板标准收紧至≤0.020mg/m³,倒逼企业技术革新。
康宝电器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效比,构建全生命周期环保体系,采用可降解材料与热泵技术降低能耗,联合第三方建立全国回收网络,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海尔集团践行“6-Green”战略,建成全球首个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年拆解200万台旧机,碳减排能力达1.7万吨。这些实践表明,政策红利正加速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绿色可持续”转型。
消费升级:场景化需求驱动产品创新
新中产崛起与健康意识深化,推动厨卫消费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演进。方太集成烹饪中心凭借“吸油烟机+灶具+蒸烤箱”一体化设计,售价超2万元仍在一线城市获得18%的市占率;A.O.史密斯开发的“瀞”油烟机通过分布式静音结构将噪音降至45分贝,较传统机型降低60%。懒人经济催生复合化产品,火星人集成灶集成洗碗机、消毒柜等功能,客单价从8000元跃升至1.5万元,成为品类增长新引擎。
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企业竞争焦点。海尔智家推出“三翼鸟”厨房场景,整合烟灶、洗碗机、垃圾处理器等设备,客单价从单品5000元跃升至5万元;小熊电器试点“厨电租赁”模式,按月收费,用户留存率提升至65%,打开Z世代市场。精装修政策更推动工程渠道崛起,老板电器工程渠道营收占比达35%,与万科、碧桂园等TOP50房企战略合作,定制化产品占比超60%。
竞争格局:传统巨头与跨界新势力共舞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5从2020年的45%提升至2023年的52%,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壁垒与规模效应巩固优势。方太集团每年将不少于收入的5%投入研发,2024年专利池达13813件,近三年年营收累计增长48%;美的厨电全球市场份额达21.3%,连续8年稳居行业首位。
跨界品牌则凭借生态优势快速切入市场。小米推出净烟机、烟灶套装、洗碗机等产品,2024年上半年进入厨电套餐行业TOP10,零售额同比增长196%;华为通过物联网技术布局智能厨电领域,推动设备互联互通。中小企业则聚焦细分赛道突围,炬森精密专注智能五金赛道,推出AI智慧厨房空间解决方案;万华禾香通过全过程无醛添加技术,定义“过程清零”新标准。
未来挑战与趋势展望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技术标准统一、售后服务升级等问题仍需突破。智能厨电互联协议不统一,需推动行业共建开放生态;集成灶安装复杂,需建立“售前设计+售后安装”全流程服务标准。此外,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周期长达6-8个月,亟需培育本土权威认证机构以缩短周期。
展望未来,中国智能厨卫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智能产品渗透率突破50%,AI算法与语音交互成为标配;二是高能效产品成主流,1级水效、能效标准占比超70%;三是回收体系逐步完善,碳交易收益将成企业新利润点。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下,智能厨卫行业不仅将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更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重要范式,引领传统产业创新迈向新高度。
- END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