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品牌榜 >> 陶瓷 >> 陶瓷资讯 >> 浏览文章

2022年十大内卷行业:陶瓷行业有8家样本公司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6日 来源:互联网 【字体: 】 浏览次数:

《2022年十大内卷行业》一文是这样表述的:陶瓷行业有8家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6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75%(6/8 = 75%)。而2021年上半年,这8家公司中有2家营业利润为负,“内卷度”为25%。与2021年同期相比,该行业的“内卷度”翻了两倍。

现在已是2023年2月,回看其中部分上市陶企整个2022年的业绩(预估),有的预计巨亏上十亿元,有的预计大亏三四亿元,更多的预计亏损额度在1-3亿元之间,只有极个别预计是盈利的。

在陶瓷行业,上市公司几乎可以和头部企业划等号,拥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综合实力。作为行业优等生乃至特等生的上市陶企尚且如此,其他陶企的经营状况可想而知,整个行业处于低质量发展状态也就显而易见了。

当然,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和内涵远不止体现在利润、营收上,也不仅体现在绿色生产、科技创新上,而是体现于行业、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 ,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从中可以看出,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关键因素密不可分。陶瓷行业和陶企要破解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跳出价格战的死路,围绕上述关键因素下功夫。

对照现实我们可以发现,陶瓷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原创乏力和附加值低、生产节能减排难、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品牌建设得不到重视、售后服务严重缺失等问题,为内卷提供了必备的土壤。

在房地产精装房工程领域,某些实力型陶企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味追求低成本、低价格而不惜降低产品质量,从而迎合开发商无限压缩建房成本而大大提高成品房价格的需求,这样生产出来的瓷砖不仅在规格和花色上严重落后于正常产品,而且在质量上也没有保障,堪称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在零售市场,在那些品牌知名度更高且综合实力更强的头部陶企或综合实力未必强但产品颇有特色的小而美陶企及其经销商的“联合绞杀”下,大批实力欠缺的腰部陶企及其经销商上下两难、进退维谷,为了求生存只能咬牙降低产品价格,背后的办法也只能是降低产品质量;很多陶企则是在产品开发上只会跟风模仿,在售后服务上一片空白,还振振有词地说只要产品好,品牌不重要,售后用不到……种种情况,在新冠疫情爆发并持续蔓延的三年以来和涨价潮、房企暴雷潮席卷而来之后变本加厉。

此时此刻,国家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从本质上对低价竞争提出了严重警告,于陶瓷行业而言意义尤其重大。

要知道,陶企的“习惯性流产”式低价竞争,是对自己品牌的不自信,更是对自己品质和技术的不自信。 久而久之,它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重振品牌、追求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甚至连基本的服务都很难维持,最终累死自己、饿死同行、坑死客户,甚至毁掉整个行业。

唯有凭借高质量发展这个利器,才能有效破解内卷,穿越高度不确定的周期。


- END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