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颜值经济”已从消费领域的边缘概念跃升为市场核心驱动力,渗透至服饰、美妆、家居乃至建材等传统行业。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产品的视觉价值被无限放大,消费者对“好看”的需求已超越功能本身,成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建材行业作为家居空间的重要基石,正悄然经历一场以“颜值”为核心的变革:从设计端的美学迭代到传播端的流量争夺,建材产品正通过“网红化”策略重构行业逻辑。这场变革背后,既是Z世代消费群体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也是品牌在红海市场中突围的必然选择。
一、设计理念的革新:从实用主义到“颜值即正义”
传统建材行业长期以功能性为核心卖点,强调产品的耐用性、环保性或性价比。然而,在“颜值经济”浪潮下,消费者对建材的需求已从“能用”升级为“好用且好看”。这一转变催生了三大设计趋势:
1. 色彩与材质的跨界融合
高饱和度的明黄与低饱和度墨绿碰撞出视觉张力(如THOR索而的品牌色系),水包砂仿石漆以逼真纹理替代天然石材,九牧卫浴的“宫廷红”“云天青”国潮色系融入东方美学……这些案例表明,建材产品的设计正从单一功能性转向“色彩情绪化”与“材质艺术化”。通过色彩心理学原理,品牌能够精准传递品牌调性:例如暖色调传递温暖舒适感,冷色调强化科技与未来感,而跳色搭配则满足年轻群体对个性化的追求。
2. 可持续颜值的生态叙事
Z世代对环保议题的高度关注,推动“可持续颜值”成为设计新方向。宜家的循环设计系列采用可回收材料与模块化拼接,既保留工业风美学,又契合环保理念;Patagonia将再生面料技术应用于户外建材领域,以“旧衣改造”为灵感开发低碳建材。这类产品通过“美”与“责任”的共生叙事,将环保价值转化为视觉符号,满足消费者对“道德消费”的心理需求。
3. 场景化设计的沉浸体验
建材产品的展示正从“单品陈列”转向“场景营造”。以恒洁卫浴的雅·繁花系列为例,其全卫解决方案通过灯光、材质与空间布局的联动设计,打造“疗愈型浴室”概念,将产品嵌入“悦己”“精致生活”等情感场景。这种设计逻辑呼应了女性消费主权崛起的趋势——超过60%的女性消费者愿为高颜值家居支付溢价,她们追求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空间与生活方式的表达。
二、传播逻辑的重构:从渠道覆盖到流量裂变
在传统模式下,建材行业的营销依赖线下展会、工程招标或家居卖场陈列。但“网红化”传播正打破这一局限,品牌开始以社交媒体为核心阵地,构建“内容种草-流量转化-口碑沉淀”的闭环。其核心逻辑在于:
1. 短视频平台的视觉冲击战
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算法机制偏好强视觉内容,这促使建材品牌在传播中强化“画面记忆点”。例如,水包砂仿石漆的广告通过航拍镜头展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感,搭配动态粒子特效突出涂料的细腻质感;绿智电机项目以“绿色厂区”为主题,用延时摄影呈现厂区与生态绿植的共生画面。这类内容利用15秒至1分钟的黄金时长,快速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颜值认知”。
2. KOL/KOC的内容共创生态
家居领域的小红书博主、B站装修UP主成为建材品牌的新宠。他们通过“开箱测评”“施工日记”等形式,将产品植入真实使用场景。例如,一位装修博主拍摄“10万元爆改老房”的系列视频,重点展示某品牌岩板台面的耐磨性与高级质感,最终带动该产品在电商平台销量增长300%。这种“去中心化”传播策略,既降低了广告硬广属性,又通过用户UGC(用户生成内容)强化口碑效应。
3. 直播带货的即时转化链路
直播为建材行业开辟了“所见即所得”的销售路径。九牧卫浴曾在双11期间联合头部主播推出“卫浴空间改造专场”,通过实时演示智能马桶的AI无感识别功能,3小时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这类直播的核心在于“技术可视化”——用镜头特写展现纳米涂层的疏水效果,或用对比实验验证隔音门窗的降噪数据,将抽象性能转化为直观体验,从而降低决策门槛。
三、挑战与反思:颜值红利的边界与未来
尽管“网红化”策略为建材行业注入新动能,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首先,过度强调颜值可能导致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例如,当所有仿石漆品牌都主打“天然纹理”时,差异化优势便被稀释。其次,社交媒体的流量逻辑易引发“美丽陷阱”——部分品牌通过滤镜过度美化产品效果,导致消费者实际体验落差过大,最终损害品牌信誉。
未来,建材产品的“颜值革命”需向更深层的价值延伸:
- 技术与设计的共生:如九牧5G黑灯工厂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产品精度,为高颜值设计提供工艺保障;
- 个性化定制的深化:Nike ID定制模式启发建材行业探索“模块化选配”,让消费者自主决定瓷砖纹路、橱柜配色等细节;
- 文化IP的跨界赋能:故宫潮庭套系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赋予产品独特叙事价值。
结语
“颜值经济”的本质是对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回应。在建材行业,“网红化”不仅是营销手段的升级,更是对产品设计哲学的重构。当一块瓷砖能讲述环保故事,一扇门能承载个性表达,建材的价值便超越了物理属性,成为连接人与生活意义的媒介。这场始于视觉的变革,终将回归对“美好人居”的本质追求——毕竟,真正的颜值,永远是技术实力、文化内涵与用户体验的共同结晶。
- END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